Tuesday, April 17, 2007

“观点被扭曲让我人不人鬼不鬼”

    2007年04月16日江南时报  4月14日至15日,由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和谐社会与人工自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期间,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也是“中国中医废医论的倡导者”张功耀主讲了一场学术报告,题目是《中医科学吗?——从滥用植物疗法的后果看》(本报昨日曾有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把一度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中医存废之争”再次推向前台。  昨天晚上,本报记者在张功耀教授即将离开南京的前夜,就有关问题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江南时报:您这次的讲座,怎么会想到这个题目的?这个讲座和您原来的“取消中医”、“中医是伪科学”等观点有什么不同?  张功耀:最近一个时期,由于化学及人工生物食品和药品的滥用,以及质量监测与控制上的严重缺失,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现实的危害,加上“全天然食品,无毒副作用”的错误渲染,人们在医药选择上产生了“返朴归真”的观念。此次讲座主要讨论这种观念可能蕴涵的严重后果。本来标题是“滥用植物疗法的严重后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把这个标题改为副题,但是内容还是围绕这个主题的。  江南时报:说实话,看到您就很容易想到另一位公众人物,就是方舟子,网上也经常把你们两位放在一起来说事,您认可吗?  张功耀:方舟子是在坚持科学知识的普及,我坚持的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普及,这是我们最大的不同之处。社会需要普及科学知识,但是更需要普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因为知识具有可变性,而科学精神和方法是不会落伍的。  江南时报:这次在南京大学的讲座,您感觉如何?您此次讲座观点的核心是什么?大家能接受您的观点吗?  张功耀:应该说现场气氛还是很热烈的,和同学们也有一个很好的互动,反响也不错。毕竟是学术讲座嘛,允许有争鸣,不一定要大家都接受你的观点。我的观点概括起来说,就是四点,一是从思想和方法上说,中医是不科学的理论;二是,中医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三是中药破坏生态,如甘草和发菜都是具有很好生态效果的植物,现在它们都已经面临枯竭。某些植物基因被彻底毁灭。它可能危及我国将来的基因工程计划的实施。四是中医不利于倡导科学精神。  江南时报:作为“中国中医废医论的倡导者”,可以说您由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及褒贬不一的争议,是否有违您的初衷?  张功耀:不错,这个事件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新问题,而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原来就有不少人关注,我也早就想就这个问题作一个批判性的盘点。2000年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有关的评论,此后对这个问题一直比较留心。2005年的时候,在武汉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宣读了有关的论文,本来期待在学术界和科学界能有一些反思的,谁知道学术界反应平平,倒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原先想着写一两篇文章就可以了,没打算过多纠缠于这个问题,我也有本职工作要去干,结果现在有关文章就写了近百篇。  江南时报:那您如何看待这些社会上的反应呢?  张功耀:可以说,我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我越来越发现,中医这个问题太严重了。这是一个开启民智的工程,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大家现在这么快就都接受了,也就显示不出我的价值了,真理往往是从少数人开始的。当然,也有部分大众媒体对我的过分渲染和对我的观点的扭曲,让我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同时,开启民智的工作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我需要做的是引导人们反思和觉醒。  江南时报:我观察过有关评论,发现有一部分的争论焦点是围绕所谓“爱国还是卖国”这个话题,有必要提升到这么高的层面吗?  张功耀:真理被亵渎,造成了极端不尊重人的生命安全的人文环境。破坏科学精神,有些学者把坚持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主义”,乱扣帽子,甚至有人公然鼓吹“让中医摆脱科学”,试图使人命关天的医学走入文化复古的歧途。口头上鼓吹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又一再鼓励中医中药破坏生物多样性。为了“捍卫中医”,扭曲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使爱国主义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护身盔甲。

Sunday, April 08, 2007

 说一个送书的插曲

  shine  因为事先在xys放下话要买至少五本版主出的《科学成就健康》送人。所以这次回国每到一处就会先去书店看,买到一本就送给当地的亲戚或者朋友。我是不打算带这本书回家,行李尽可能的轻巧,回头可以到网上买邮寄比较好。  那天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健康类书籍栏目买了一本书。然后我告诉一个好友,我送你一个好东西,保证你好好读完会谢谢我送你这本书。  等她来这里找我,我说,方舟子新出的这本书,那,就这本,里面很多文章你保证没有读过。这厮一听方舟子三个字,阴呼呼地说,方舟子,不就是那个神经病,跟何祚庥一起那个(朋友以前曾有一段时间对轮轮很感兴趣,那时候知道的方舟子,因而对版主有成见)。我说你把这本书拿回去看看吧。她还不情愿,好像知道我在扭转她已经形成了的世界观似的。  最后我把这本书塞到她的包里,才完成了这次赠送得仪式。  其实送什么东西无论多少钱,关键是对对方有没有实用的意义。即便是一个摆设,假若真的具备decoration的作用,也算实现了她的价值。所以我就觉得假若朋友会读这本书的话也就够了。  过两天,我又给朋友打电话,她说了一堆话,类似这本书的确不错什么的,其中好像有一句的意思是方舟子这人怪了不起的。  呵呵。这25块钱没白花。:)

Friday, April 06, 2007

我所经历的两件有关著名媒体的科普的故事

songbie一、《儿童时代》上的刚玉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从亲戚家搜刮了一些几年前的《儿童时代》来看,那可是当时最为牛B的儿童刊物了。从其中的一本中读到一个刚玉经过长期的地质变化,历经高温高压变成金刚石的故事。 五年级的时候,在一次用"演化"这个词造句时我引用了这个故事:刚玉经过长期的高温高压演化成了金刚石。结果我们老师说我错了。我心里特别不服气,《儿童时代》上写的东西怎么会有错呢,心里觉得肯定是老师没有读过,不懂。 到了初三,上了化学课,才知道刚玉是三氧化二铝,是不可能变成金刚石的(除非核聚变?),自己被《儿童时代》涮了。 老天是如此的搞笑,初三毕业,我收拾家里所有的废书本去卖钱,无意中从另外一本《儿童时代》的一个脚注上读到一句用小号的字体印刷的话:"本刊某年某期上关于刚玉的故事是错误的"。整个收拾书本卖书的过程不过10分钟,但是在这10分钟让我读到了一句极为重要的话。 至于我为什么小的时候没有读到这句话,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我可能先看了后面这一本,再看了前面一本。因为书是从别人家搜刮来的,残缺不全,所以不是顺序读的。二,中央电视台的《冰为什么会浮在水上》的故事 大约是1988年,某天从预告中看到一个科普栏目将播放《冰为什么会浮在水上》的节目。 我平常极少看电视,但是那天还是等到晚上9点多。 节目开始,主持人去了两个烧杯,里面放了等量的水,然后把两杯水放在天平上,天平是平衡的。 然后主持人把其中的一杯水放入冰箱,说了句"过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把冻成冰的烧杯取出来",然后把装了冰的烧杯和没有冻冰的水一起放在天平上,奇迹出现了,装水的那头沉了下来。主持人说:"看看,冰比水轻了!所以冰会浮在水上!" 实验结束! 我当时是个初中生,看了这个节目的感觉是:天哪,居然有这种实验。 老天爷再次让我哭笑不得了一把,极少看电视的我又是无意中在几个月过后的一个晚上从中央电视台的下方的字幕中读到:"某月某日本台播放的《冰为什么会浮在水上》的节目有错误,我们会在近期重新播出"。 为了他这个重新播出,我愣是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 我后来常常想起这两件事情:两个媒体都是当时中国最最权威的媒体,当时还不象现在这样关注商业利益,这两件事情也无关商业利益,只关一个初中生都应该明白的浅显的科学道理,但是还是从那些精英们的眼皮底下发出了这样的稿子和节目。当然他们都还是意识到错误,并都发了声明。 所以我就不难理解现在的媒体中到处充斥着伪科学的文章,比如早就有人揭露了所谓酸性,碱性食品/体质是一帮商人编出来的谎言,但是现在新浪和搜狐的健康频道上偏偏就天天还有这种文章,还是变着法子在那里做广告。 我们大家都应该身体力行来宣传科普,科普事业任重道远; 同时我们自身要多学习,要终身学习,防止上当。
新疆特产 同步带 三坐标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